自閉症溝通訓練
在學「說話」之前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經驗呢?小時候當我們沒有寫功課就想玩,往往一轉頭,就可以看到媽媽雙手抱胸、嘴角下垂、眼睛瞪大一聲不響的看著自己,這時媽媽的想法不言而喻,而你問都不用問,只能轉身默默的去寫功課。
溝通不只是說話而已,我們經常使用表情、聲音及身體動作等來傳遞自己的心理狀態,而語言只是用來溝通的工具,就連還不會說話的嬰幼兒也能看懂家長的表情甚至使用手勢來表達自己,但是這種非口語的能力對於社交動機低的自閉症的孩子來說是有難度的,因為孩子們的眼神、注意力很少放在我們身上,也很少會去模仿我們的動作、表情,因此他們無法透過觀察、模仿來感知我們的情緒及想法,也就無法察覺我們想要跟他們互動和傳遞的簡單訊息,例如:來這裡(招手)、看這邊(用手指)、不可以(搖頭)、掰掰(揮手)。
自閉症語言特徵 - 自閉症的孩子怎麼都不理人
如何讓孩子與我們產生情感的聯繫以及增加互動性呢?
自閉症學者Rogers 的研究團隊認為模仿能力的嚴重缺陷是自閉症幼兒的典型特徵,而伴隨模仿能力缺陷出生的嬰兒,無法和照顧者藉由眼神注視、表情動作的模仿來建立情感連結,當照顧者和嬰兒之間的模仿和情感分享如果出現缺損,可能就無法清楚了解彼此的感受和心理狀態,也影響嬰兒察覺和使用有意圖的溝通能力。(Rogers & Pennington, 1991)
此外,具自閉症特質的群體,對於社會性的增強(他人的注意力、讚美、鼓勵等)興趣缺缺,造成基本社會動機缺失,因此無法像大眾一樣主動注意並喜歡環境中的社會訊息,包括人臉、聲音、姿勢動作及言語(Dawson et al.,2005),因此讓我們覺得他們好像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理會外界的訊息。
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
具有實證研究的自閉症療法
在多種的自閉症的介入法中,丹佛模式及丹佛早療模式特別調聚焦在與兒童建立親密關係,並建立社會和溝通發展的基礎。
丹佛模式(Denver Model)(Rogers et al.,2000)
是結合許多關於自閉症兒童在社交及溝通互動發展的理論及治療法所設計的一套教學模式,目標在於「減低自閉症症狀的嚴重程度」,以及「加速兒童在各個領域的發展」,特別是認知、社會-情緒以及語言領域。
丹佛早療模式(Early Start Denver Model,ESDM)
改量自丹佛模式,主要針對1~3歲的嬰幼兒,而丹佛模式的服務對象為2~5歲的自閉症學齡前幼兒。
兩個治療模式都具有以下特點:
- 由專業團隊執行一套包含各個領域的發展課程
- 聚焦在人際參與
- 發展流暢、相互且自發性模仿(包含姿勢、表情以及使用物體)
- 重視非語言及語言溝通能力的發展
- 聚焦在兩人遊戲活動中的認知部分
- 與家長建立夥伴關係
自閉症小孩怎麼教
如何和幼兒發展親密關係-感官性社會例行活動(sensory social routines)
在丹佛模式中有一項特別的活動-感官性社會例行活動,是一種二元活動,參與者只有你和孩子,如果加入物品就會變成三元活動(你-孩子-物品)。
進行活動時,雙方注意力都會在彼此的身上,主要目的是增加孩子的社交互動和溝通能力。一般常見的活動像是將孩子舉起來飛高高、轉圈、搔癢、配合動作唱歌等。
欸~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呢?其實就是各位爸爸媽媽、阿公阿嬤、叔叔阿姨都會和小孩子玩的遊戲!但是要怎麼善用這個遊戲來增加孩子們的溝通能力呢?undefined
在這之前,我們需要掌握幾個重點:
1.為你的活動命名
每次要玩的時候都要搭配動作說出來,例如「飛高高」配合雙手往上的動作。遊戲時配上簡單和重複的口語,孩子最早學會的字詞通常就是在遊戲裡說的話。
2.要有互動!
不是都由你決定什麼時候開始或結束活動,透過開始、暫停、經常等待,讓孩子有機會用某種方式和你溝通,啟動、回應或繼續進行活動。
只有一開始向孩子介紹新活動時,由你快速重複地做這個活動兩三次,然後暫停!看看孩子反應,他有沒有繼續注視著你、主動的靠近你、模仿你雙手舉高,當孩子出現任何讓和你覺得他有興趣、想再玩一次的舉動,立刻和他再玩一次。就算只是靜靜的看著你,只要沒有排斥的行為,就可以將它視為有興趣的舉動。
如果他沒有興趣或是排斥的話,也不用灰心,之後再找機會試試看,千萬不要輕易放棄!
3.用預備動作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開始或是暫停遊戲時維持興奮、想玩的表情和動作,讓孩子知道這很有趣、你也很想跟他玩。等孩子用某種表情或動作表示他想開始遊戲後,再開始玩!例如:在飛高高之前,蹲在孩子面前,面對面,雙手微開,用興奮開心的語氣問他「飛高高?」
4.何時該結束?
當你或孩子玩膩了,失去興趣後,就可以結束遊戲。結束時也要記得跟孩子說一下「...玩好了/結束了」給孩子擁抱後結束遊戲。
5.將活動融入日常,成為例行活動
讓孩子在生活中隨時都有機會和我們溝通、互動,以及分享喜悅的情緒。例如:離開床上時像飛機一樣飛出來/穿脫衣服時用衣服搔癢或躲貓貓/洗澡時邊洗身體邊像唱歌一樣描述自己洗到哪裡,最後在肚子上多搓幾下。
自閉症治療
實例分享
小羿老師最近有一個三歲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他同時也有自閉症特質,包含缺乏眼神接觸和溝通互動性差。
在某次準備下課時,我牽著他的手走向門口,這時他突然抓著我的手往後倒,我驚訝地轉頭看著他,然後順勢的讓他小心躺到地上再瘋狂搔癢他的肚子,逗得他瘋狂大笑,然後再帶他重新站起來,快到門口時他又笑著抓我的手往後倒,這次他一邊躺下一邊笑著注視我的眼睛,我馬上get到他想再玩一次的想法,毫不客氣的搔癢他全身,結束後,我看著他和他說「好啦!下課囉~來幫忙開門」。
當天的課程就在笑聲中結束了。那一次的互動讓小羿老師體會到,就算沒有玩具,簡單有趣的親密活動也可以提升孩子的互動性,只要短短幾分鐘,就能和孩子有情感上的交流,讓我們更加親近,是一種很美好的體驗!
參考資料
- Sally J. Rogers & Geraldine Dawson(2014)。丹佛早療模式:促進自閉症幼兒的語言、學習及參與能力(姜忠信、劉瓊瑛、朱思穎譯)。洪葉。(原著出版於2009年)
- Sally J. Rogers, Geraldine Dawson & Laurie A. Vismara(2016)。穩步‧慢行:自閉症孩子的生活、溝通、學習(張美惠、姜忠信譯)。張老師。(原著出版於2012年)
作者介紹:
陳羿君 語言治療師
現職:新莊真好語言治療所
學歷:中山醫學大學 語言治療學系
經歷:奇美醫院 實習語言治療師